倾情托起扶贫梦 全力开辟脱贫路
——干汊河中心学校付业香同志的扶贫事迹材料
“六安市教坛新星”、“皖西好老师”、“六安市小语会工作先进个人”、“舒城名师”、“舒城语文学科带头人”、“舒城县师德标兵”、“舒城模范教师”、“舒城教学能手”“张丽莉式好老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留守儿童优秀爱心妈妈”、“红色舒城巡回宣讲先进个人”、“最美干镇人”“付业香名师工作室”……集众多耀眼光环于一身的正是干汊河镇绕山小学校长付业香同志。
付业香同志,女,现年39岁,共产党员,干汊河镇绕山村人。1997年毕业于六安师范学校幼师班,现担任干汊河镇绕山小学校长并兼任二年级班主任和语文教师。付业香同志出身于一个农村贫寒家庭,自幼就饱尝生活的艰辛。她立志刻苦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六安师范学校,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这只走出贫困农村的“金凤凰”始终不忘贫困的家乡,师范毕业后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生她养她的这片热土。从走上三尺讲台那天起,她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扎根家乡,建设家乡,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二十多年来,付业香同志一直扎根基层,以扎实有效的行动为家乡的教育事业挥洒热血,奉献青春。
自全县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以来,付业香同志时刻不忘自己帮扶联系人的身份,立足岗位,积极作为,进村入户,走访调查,分析致贫症结,寻找脱贫措施,“一户一策”地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结对帮扶。她满腔的扶贫热情和精准有效的扶贫行动,感动了扶贫对象,让其他贫困户看到了脱贫的希望;感动了同事,同事们视她为扶贫的楷模。
一.教育扶贫,帮助孩子学业进步
家住干汊河镇九龙塘村汪庄组的宋德荣,家庭十分困难。她的丈夫在小女儿将要出生的时候,因为一场大病而去世。这对她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无助的她只能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刚开展扶贫工作时,付业香同志得知她的困难情况后十分同情。同为女人,她特别能体会宋德荣的艰难,便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宋德荣家。一见面,她发现眼前的这个人似曾相识,仔细一回忆,那是她小学同学的姐姐。当年到同学家玩时见过她,还清楚地记得那时的她长得高高的、白白的,穿着漂亮的连衣裙,整个人充满了青春活力。可是如今,她却沧桑得差点没被认出来。故人相见,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心中百感交集。扶贫工作让她们有了一次美丽的相遇,也给结对帮扶工作融入了浓浓的亲情味。从那以后,付业香同志一有空就去她家,陪她聊天,帮她做家务。宋德荣的小女儿在上小学,成绩不太理想,这让她很苦恼。付业香同志打趣地说:“我终于能发挥我的专业特长了,孩子补习功课的事就交给我吧。”每周付老师都会抽出时间去辅导孩子功课,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给予孩子学习方法上的指导。随着孩子的学习成绩慢慢地进步,孩子的性格也慢慢变得活泼开朗了,宋德荣的脸上也渐渐有了笑容。去年寒假,付业香同志像往常一样去她家辅导作业时,宋德荣
激动地拉着她的手,指着墙上的奖状说:“付老师,你看,孩子得奖状啦!”看着宋德荣发自内心的灿烂笑容,付业香同志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她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有意义的。为了激励孩子不断进步,付业香同志回到城里就去了“肯德基”买了“全家桶”送给孩子吃,孩子吃得可开心了。她告诉付老师这是她第一次吃到“肯德基”。前几天去扶贫时,付业香同志又自备食材,亲自动手烧了一份拿手好菜——酸菜鱼。宋德荣说她很喜欢吃酸菜鱼,但一直不会烧,今天终于吃到了最美味的酸菜鱼。随即,付业香同志又给她讲解了酸菜鱼的制作方法。孩子们吃得很开心,不停地呼叫道:“真好吃,真好吃哎!”孩子稚嫩的话语让付业香同志觉得心里酸酸的。从那之后,只要去她家,付业香同志就会给孩子带点好吃的。她说她要让对象户的孩子也能吃上和城里孩子一样的美食。
二.精神扶贫,倾情感化精神病人
家住干汊河镇靠山村枫香组的纪明扬,一家三口人。纪明扬自己身体瘦弱,体质差,妻子是精神病人,孩子在东北上大学,家庭非常困难。记得第一次去帮扶时,付业香同志不认识纪明扬家,于是到村里请扶贫干部带路。得知付业香同志要去他家,村干部们友好地提醒说:“付老师,以后去他家要找个人陪着你一道去,你一个人不行,纪明扬妻子很有暴力倾向。”听了村干部的温馨提示,付业香同志还真有点害怕。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付业香同志战战兢兢地来到他家。果然不出所料,刚踏进他家门,纪明扬的妻子就用恐惧的眼神看着他们,随后从墙角拿出一把洋锹举在手上。虽然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付业香同志还是吓坏了。后来在村干部的劝说下,她慢慢地平静下来。说真的,从那以后,付业香同志非常害怕去他家,但又不能不去。她心想:再傻的人也有感情。对,她为什么不打自己的亲人呢?多去几次,混熟了应该就可以了。后来,她每次去之前都给纪明扬打电话,确认他在家后才去。每次去时,要么买点水果,要么买点菜和他们一起烧饭、吃饭。就这样坚持了几个月后,纪明扬的妻子终于接纳了她,并像对待家里人那样友好。现在付业香同志单独去她家已经没有问题了。去年年底,她看到纪明扬妻子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就从自己的衣柜里挑了20多件适合她穿的衣服送过去,另外还特地为她买了一件新棉袄过年时穿。纪明扬的妻子穿上新衣服,对着窗户上的玻璃看来看去,随即是一阵“傻笑”。付老师知道那是她开心的笑,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
三.就业扶贫,增加收入改善住房
家住干汊河镇洪宕村苏宕组的张金炳老人,已经七十多岁了,身体一直不好。虽有两个儿子,但两个儿子精神状况都不佳,只能靠打打零工勉强维持生活。第一次去看望他时,付业香同志简直不敢相信,一家几口人都住在用破塑料皮搭建的简易帐篷里,下雨天地面全是积水。付业香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与该村扶贫专干和扶贫队长沟通交流,共同协商帮助老人解决住房问题的办法。付业香同志看到老人两个儿子打零工挣不了几个钱,在征得老人同意后把他的两个儿子介绍到自己亲戚的建筑工地上打工。经过近几年的劳动积累,再加上党和政府一系列扶贫优惠政策,去年,老人家的一栋两层楼房终于建成了。付业香同志每次去他家时,老人总要拉着她的手说:“谢谢你,付老师!谢谢党和政府!”乔迁的前一天,付业香同志接到老人的邀请电话,她愉快地答应了。去年夏天,老人的二孙女出世了,这对老人来说真是双喜临门,当然要迫不及待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付老师了。付业香同志得知后,赶紧带上礼物去贺喜。现在孩子已经好几个月了。每次去时,她都要给孩子们买点礼物,有时买吃的,有时买衣服,大家坐在一起吃饭时,就像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他们一家已经没拿付老师当外人了。
四.技术扶贫,寻找脱贫致富途径
像上述这样的事例,在付业香同志的扶贫道路上数不胜数。新的一年到来了,虽然她的对象户都已经脱贫了,但她仍然放不下他们,闲暇时她在思考:靠自己的微薄力量去帮助他们,治标不治本,必须要想办法让他们多渠道致富。男人们在外打工,女人们在家可不可以发展些小产业呢?想到这些问题,她多次上网查找相关脱贫致富信息,学习精准扶贫怎样让贫困农民尽快脱贫,并把一些切实可行的致富措施及时记录下来,自制了一本属于自己的脱贫攻坚帮扶手册《二0一八,我的扶贫之路》。手册上收集了各类种植、养殖技术指导,如:如何养殖小龙虾,各种时令蔬菜的种植方法等,还收集了许多如何帮助贫困户解决精神贫困的相关心理辅导资料。
漫漫扶贫路,付业香同志和她的对象户携手共进,共同托起扶贫梦;用自己的有效行动,全力开辟脱贫路。她没有辜负共产党员的神圣称号,没有辜负党和政府的嘱托。
开展扶贫工作任重而道远,完成扶贫任务艰巨而光荣。二0一八,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舒城“减贫摘帽”,为冲刺全省第一方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付业香同志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高涨的热情和更加有效的方法奋战在脱贫攻坚的最前线。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