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活动 > 校园:有德者居之—一名韩国学生引发的德育思考与实践

校园:有德者居之—一名韩国学生引发的德育思考与实践

2013年06月04日 08:35:03 来源:舒城县干汊河中心校 访问量:596

 作者:安庆四中 张旸

    2003年,我校招收了一名来自韩国的初一学生。因为学校里的外国留学生仅他一人,所以我们也没有注意到他。慢慢的这名学生进入了很多老师和学生的视野。不管在校内、校外,不管见到学校里的任何教师,教过他的和没教过的,他都很认真地弯下近90度的腰,向老师鞠躬问好。一次、两次,老师们、同学们觉得新鲜,也学着给他回礼,渐渐的,老师们、同学们就发觉,在这名韩国学生身上表现出的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从03到06年整整三年的时间,他近90度的弯腰向所有老师鞠躬问好的做法一直没有改变!不管别人怎样看待他,他都一直是这样做,他不仅坚持了,此举还影响了一部分老师和同学,带动了整个班级同学之间相互问礼与友好的风气。一名韩国学生影响了众多的中国学生,有他的存在,使大家开始认识韩国人,同学们也接纳了韩国式见面问好的方式,自觉或不自觉的效仿起来,同学之间变得更加友好与善良。我们就在反思,是什么力量让这名韩国学生能做到三年如一日的呢?我们的德育为什么没有让我们的学生对我们如此恭敬有礼?

    一

 


    通过了解这名韩国学生的家长,我们被告知,在韩国,孩子们从小就要接受很规范的礼仪教育,如何对家长,如何对老师,如何对同学等都有一套完整的教育规范,近90度的弯腰鞠躬礼就是这名韩国学生从小就很熟知的规范,扎在心中,应用自如。韩国人认为,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只靠枯燥的说教,只有学会做人,才懂得如何爱国。尊老爱幼、尊师敬长、对客人彬彬有礼,是我们东方人的传统美德,这在韩国教育中体现的尤其充分。韩国幼儿园的教育形式多样,但最初的教育是从礼仪开始的。韩国幼儿园都有专门的礼仪室,里面有韩式家具、传统的民族服装等。礼仪课则包括如何向长辈问候、小朋友之间如何打交道、吃饭时的礼仪、过年过节走亲戚时的礼仪、向老人敬茶时的礼仪等。有的幼儿园还开辟了家政活动室,幼儿自己动手学做小点心,在教师指导下蒸熟后,请客人品尝。这些我们可以在《大长今》和其他的一些韩剧中看得见。目前韩国还保留着 “乡校”,作为向青少年进行人性教育的现场教室,每年寒暑假时向学生开放。乡校主要对学生进行5个阶段的“小学”教育(指中国孔子为培养孩子所著的“忠、孝、礼”等启蒙教材)。乡校老师对学生进行“父母有命,俯首敬听”、“爱民如子,为国尽忠”、“一杯之水,必分而饮”、“行必正直,言则信实”等教育,培养他们讲究孝道,正直做人,团结合作,为国奉献。在教育孩子时,乡校老师还亲自把上述内容编成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使孩子们愿听,而且不忘。韩国在对孩子进行基础人性教育的做法,为他们将来做人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教导了韩国的学生,不仅学会鞠躬,他们还形成有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丰富人文内涵。中国古代的学生见到老师,都是鞠躬向老师问好的,以示对老师的尊敬。鞠躬是师生礼,通过“鞠躬礼”的教育与躬行,达到让学生有敬畏心,让老师有责任感,学生有做学生的感受,教师有做教师的职责感受。作为学生,获取道德、获取知识是不容易的,所以就要有“敬”;作为老师的,受到学生的恭敬礼,自然就不能怠慢,内心就要爱护学生。“鞠躬礼”就同时起到了教育师生的双重效果。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汲取是很深厚的,中国传统的思想,中国传统的教育他们顶礼膜拜,视其为血液灌输到他们的后代体内。所以才有了这名韩国学生在小学接受过“鞠躬礼”的教育之后,到中国来一直忘不了的习惯。这种习惯没有给人什么不好的感受,反而改变了我们,让我们这些中国教师惭愧,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为什么不会给老师、家长和长辈们鞠躬?我们现行的德育都教会学生什么了?都让学生终身记住什么了?
    观察学校实践,我们的德育可能得到几种:一、我们不是在培养人性,我们正在做的是制造大量会考试的机器,机器是冰冷的。我们学习经验交流中,引用最多的是我们学校考出了多高的升学率,有多少学校可以自豪的说出,有多少学生能够报答母校,感恩母校,怀念师长,闪现出人性的光芒?二、许多的学校经验交流中,德育目的有些是不清晰的,模棱两可,常常还没有说清德育,就已经界定自己做的就是德育了。什么是德育,我们要做什么,未必很清楚。三、我们的德育对教育结果没有可以检验的标准。对教育质量只承认升学率是全社会的共识,至于这升学率是如何得来的,是道德的,还是反道德的,都可以放在一边不去问他了。四、我们的德育善于搞轰动效应,制造德育形象工程。德育靠大刀阔斧、靠奇思妙想,制造教育新思维,出新思想的办法等来实施,这些简直成为教育的祸天洪水,危害不浅。
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全国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给校长班上课的黄向阳先生阐述了教育学视野中的德育:教育必定包含使人为善的意图和努力;德育则代表了这种使人为善的意图;德育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德育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点。顺着黄先生的思维追问下去,还要阐释“善”的意义。善即善良而美好,“人之初,性本善”,人生于世,本性善良,与生俱来的善良本性对每一个人来说都一样。
   《说文解字》中的“德”从“彳”,即“行”之意,既是要实践才能体会,才能得到,右边从“十目一心”。我们可以明白,“德”就是要我们一心一意顺道而行,不偏不倚走人生该行的道路,沿正道而行,方可朝向优质的人生境界⑸。这种优质的人生境界在儒家文化里,是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我们需要的德育应该就是这些传统的“道德”。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些中国古圣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持久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人的一生中,一定要有一些东西永远铭记,渗透到骨子里面的,不论经历什么样的风风雨雨也洗刷不去。如果说学生从书本中和课堂上获得了许多知识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话,那么,在生活实践中这些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则是更重要的方法技巧,是更高层次的智慧。在这个意义上,福柯说“道德是一种智慧技术,是人们解决一切问题的普适方法” 。我们相信:人生基业,在明明德;我们信守:人生要学会讲道德。

    三

    随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实施与推动,我校经历了05、06、07三年生源的巨大落差,学校由此发生很大变化。接触最多的是社会底层家庭,缺少教育,不懂道德的家长越来越多,为了生计,不讲道德的家长越来越多。面对家教不好的学生,原先很棒的老师个个也变得好像不会教书了,一筹莫展,忧心忡忡。我们忧心的是家庭教育,现在的家长都在拿什么教育孩子?
    勤于耕种的农民知道顺应四季进行种养,对于幼苗,在其成长期间只宜浇注清澈的水,而不能施以很多的肥料,否则容易将幼苗烧死。对于孩子成长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清澈见底的清水,帮助孩子成长,对孩子终身有用。而现在家长都在忙于为孩子施肥,补课,全然不顾孩子的成长规律。朱熹在《大学章句·序》文中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按朱熹说法,小学阶段,主要教的是儿童的礼仪,如何洒水扫地,擦桌椅,有客人到家里面应当如何应对,如何进退等等。这些是做人最基本的,在小的时候就要学会的。此外,还得教一些礼、音乐、射箭、驾马、书写,算数等等。中国古代小学的教育是以童蒙养正为主。在小学教育完成之后,就进入大学。大学所学的,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子把它概括为“三纲八目”。韩国现行的教育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依然是按照朱子的训导在做。因为符合人性,所以他们看上去是那么美丽。
    做人的起点是在家庭。学校接受的生源是各式各样、形形色色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我行我素,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传统价值、传统文化没有继承。我们有很多家长、教师也是独生子女,自身就存在对传统缺少承继,甚至是背离与否定,怎么可以教育好学生?要改变现状,我们认为需要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回归到传统价值的教育中。我们的传统教育是什么?儒家思想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不论贫富贵贱,都会自然产生五种关系:父子、君臣(领导与被领导)、夫妇、兄弟和朋友。人一生都离不开这五种关系: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妇有别、兄友弟恭、朋友有信。 如果违背其运转法则其结果必是个人难以立身处世、家庭不和、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国家失去安定兴盛。五伦的基础在“孝”。“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乃教之本。有了孝作为根基,才能受教有地,一切的教育才能扩展,才能化育。教育的根本与落脚点就建立在孝道人伦的基础上。现实为我们证明:懂得孝的孩子,知道自己要用功读书,不令父母担忧;懂得孝的孩子,会在生活中关心体贴父母,顺父母心愿地点滴做起;懂得孝的人,会爱惜自己的身体,起居有常,不使父母担心;懂得孝的人,知道在工作中,敬业乐群,以请父母宽心。敬爱父母者,自然会和睦亲朋、尊敬老师、领导与同事;敬爱父母者,自然能遵纪守法,谨慎做人;敬爱父母者,就有好的人品基础…… 由此可见,落实孝道才是握住了教育的根本。反观我们现行的教育,不论在家庭抑或在学校和社会都偏重在知识技能的传授,而轻视了如何做人以及如何行孝的教导。

    四

    在我们暂且不能改变社会现实,不能有效影响家庭教育的时候,我们可以先从改变自己开始我们新教育的努力。借助韩国学生的鞠躬礼仪,我们在全校开始推进校园文明礼仪活动,与以往的文明活动不同的是我们在规范学生的发型、衣着,强化学生的整队和向老师问好等基本要求之前,我们重点做了教师的师德工作,重新架构学校德育工作的体系。
——师德从教师的孝敬心开始。
    在全体教师大会上,校长列举我校的孝子王强的典型事例,多次讲述孝敬的故事,向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传达学校的管理思想,即在家孝顺父母,在校尊老爱幼。
    有教职工的父母去世,或重病住院,学校领导都要亲临,以示关怀慰问,客观上起到了身先示范的作用。
    每年在重阳节前,都要借助节日,提醒全体教师关怀父母,关爱老人,回家看看父母,为老人做一些事情。
    借助元旦等节日,发一份过节礼如食用油、水果等给教职工的父母,以示看望,同时也向教职工的父母表示感谢,    感谢其子女为学校做出的贡献。这样以来,教师的父母支持学校的工作,更加使得教师安心工作,做好工作。
    在青年教师中评选“孝顺之星”,树立典型,大力营造孝顺父母,尊重老人的学校人际氛围。交给青年教师学会孝顺父母的方法:孝父母身、孝父母心、孝父母志。
    ——师德就是教师自己教自己,以身作则
    《说文解字》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育,就是教导子弟向善。要教人学善,首先我们自己得善。学生教不好,就都得反省自己,我们自己做好没有。让师生都反省一下。
    学生做错事,首先老师要检讨,我们的德行不够,没有把学生教好,我们的知识不够,学生不足以佩服我们。
    要学生勤奋学习,教师自己是否勤奋?
    要学生喜爱读书,教师自己是否读书?
    让学生遵守纪律,教师是否遵守学校纪律?
    要学生与同学友好相处,教师自己是否与同事能友好相处?
    ……
    要从自己入手,闭门思自己的过错,这个才是为师之道。我们为什么没有办法把学生教好?我们没有以身作则。如果我们给学生做了榜样,学生对我们就不一样了。教学生,就是教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教好了,学生就能教好。我们要好的德育,就要从我们自己做起,身体力行,以此感动学生,感动周围的人,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校长应是师德的表率
    师为生之范,校长是教师的表率,是学校的精神领袖。一级做给一级看,做的好才能学的好,做的端才能行得正。
    ……
    人的德性是真、善、美的凝结,唤醒学生的良知,教会学生做人,使他们具有善良的人性,养成良好道德以融于社会,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今天,当纷杂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的时候,我们忽然认识到,安庆四中在百年历程中所不懈追求的教育价值,正是回归中华传统文化。教师有了孝敬心,教师处处以身作则,这所学校不论谁进去,都会感到是美丽的学校,放心的校园,满意的校园。校园有德者居之。顺应教育的根本,启出人心的善良与纯真,开出人为好人的愿望,做好人永无止境,学校就能一直在营造出不断追求美好的教育生态。
    初中时代是一个人一生的最美好时光,这段时光是学生们心智从混沌走向清醒的转折期,需要爱的教育和爱的点拨,在爱与责任的感召下,我们的工作变得更加纯洁与高尚,变得更加的美丽与善良,变得更富有人性的光辉,我们的生命也因此更富有意义。

编辑:葛超飞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舒城县干汊河中心校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舒城县干汊河中心校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舒城县干汊河镇九龙塘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